生物小课堂——菹草
发表时间:2022-03-18 12:00   浏览量:1230

编者按:

我国国土幅员辽阔、湿地众多,水生植物资源丰富、类型多样。水生植物群落为亲水的水鸟、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居场所。正是由于水生动植物以及非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循环往复,才使得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,从而保存了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——菹草。


名称

zū cǎo

菹 草

拉丁名:Potamogeton crispus


描述

形态特征

多年生沉水草本,具近圆柱形的根茎。茎稍扁,多分枝,近基部常匍匐地面,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。叶条形。无柄,长3-8cm,宽3-10mm,先端钝圆,基部约1mm与托叶合生,但不形成叶鞘,叶缘多少呈浅波状,具疏或稍密的细锯齿;叶脉3-5条,平行,顶端连接,中脉近基部两侧伴有通气组织形成的细纹,次级叶脉疏而明显可见;托叶薄膜质,长5-10mm,早落;休眠芽腋生,类似松果,长1-3cm,革质叶左右二列密生,基部扩张,肥厚,坚硬,边缘具有细锯齿。穗状花序顶生,具花2-4轮,初时每轮2朵对生,穗轴伸长后常稍不对称;花序梗棒状,较茎细;花小,被片4,淡绿色,雌蕊4枚,基部合生。果实卵形,长约3.5mm,果喙长可达2mm,向后稍弯曲,背脊约1/2以下具齿牙。花果期3-6月。

生长习性

菹草的生命周期与多数水生植物不同,它在秋季发芽,冬春生长,3-6月开花结果,夏季6月后逐渐衰退腐烂,同时形成鳞枝(冬芽)以度过不适环境。


生境

生于池塘、水沟、水稻田、灌渠及缓流河水中,水体多呈微酸至中性。


生态

菹草为眼子菜科 ( Potamogetonaceae ) 眼子菜属(Potamogeton)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,世界性广泛分布,是一种典型的秋季发芽、越冬生长的沉水植物,其萌发和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,是受损水域生态系统较易恢复的沉水植物之一。

菹草对水域富营养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,在受生活污水污染较严重的水体中亦能茂密生长,是冬季至初夏期间净化水质的主要水生植物。菹草种群的变化对水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尽管菹草可以作为冬季至初夏净化水质的重要沉水植物,但过量生长的菹草阻塞河道、影响城市湖泊的水上游览功能、其衰亡还会造成“黄水”现象危害渔业发展、残体腐败分解造成水质二次污染,必须适度收割、打捞。


分布

产我国南北各省区,为世界广布种。无锡太湖、五里湖、长广溪公园、梅园等水体均有分布。